第二话 风神的夸耀

蜉蝣浮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魔法老师之魔法的空想科学最新章节!

    巨大的团扇……直径超过一米的巨大扇面,在小望月的光辉下也清晰可见的淡绿色辉光,扭曲而闪烁着。

    丝毫不在意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娇小身躯,黑发小女孩紧握着扇柄。

    然后,挥舞……以略显滑稽的姿态。

    带动巨大风暴的快速挥舞,在复数喷射口的合理辅助下,得以顺利完成。

    树干遮断发出的悲鸣声……

    席卷而来的,是宛如末日宣告的龙卷风。

    ……

    ……

    ……

    「风神扇」,独立短篇是45卷版第13卷的《风神骚动》,同时,个人印象比较深的应用场面还有《大雄与一千零一夜》中给帆船加速和《大雄与太阳王的传说》中驱赶老鹰时用的……大小和样子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来自道具百科中的解释是“风神扇的空气阻力特别大,所以只要轻轻一扇就能扇出很大的风”,如此。

    在那诸多连第一层逻辑都不通的解释中,这个解释出乎意料的在纯理论上说得过去。

    扇子扇风的原理相信不要特别解说,无非就是消耗人的身体内的化学能(atp),将其转化为空气的机械能,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手部感受的空气阻力了。

    更大的阻力自然能够换取更多化学能转化成空气的机械能……

    那么,问题是如何产生那么大的阻力,能够扇出那种速度和流量的飓风……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要理想化一下扇子这个模型,方便计算。

    虽然上述三个场景中的两个,包括我自己在文章中的描述,其外形都是团扇,不过为了方便计算,请允许我用扇形。

    扇子的外型l+r的圆,圆心角为a的扇形中厚度为r的一块,自然手柄的长度就是l了,这也是为了方便计算而已。

    挥舞的时候,是用上t的时间,将扇子挥动的轨迹是圆心角为θ的圆弧。

    继续理想化模型的结果是,扇子挥舞,让将扇面所扫过的体积中的空气全部推出去,而空气是在挥舞所用的t时间内通过最外延扫过的面积的。

    根据以上信息就可以算出这种绝对理想模型下,扇一次所出来的风速,而量则自然是扫过的体积了。

    虽然简介中说只要高中数学知识,不过计算体积和面积时要用上积分。

    结果算式很难描述,不过令人吃惊的,最终产生的风速和a、θ没有关系了(不排除我算错了),而只和l、r、t有关系,其中,自然是和t成反比了。

    不过,风的流量和那两个值有关,不然随便一根小条,扇个小角度都能扇出凉爽的风(的确有风,不过感觉不出,量太小了),那就有点搞笑了。

    为了方便计算,我给出的值是l=1m,r=1m,而最关键的t,则狠点,取值0.1s……

    哇啊啊……这样的话,出来的风速有5.83米每秒,不要小看,这已经超过三级风的风速了。

    都是那个0.1的功劳啊……

    不过在反观,这个速度下,向心力该是多少呢?

    此时需要扇子的质量m,和θ的值了……分别取0.5kg和120°的话,最后结果,向心力要求约为340n。

    宛如提着一个30多千克的重物……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这也是那个0.1的功劳……

    于是乎,提供的向心力的喷射口就有必要了,同时,使扇子能够完成那个0.1的挥动,提供动力的喷射口也是必要的——这就是喷射口的设计来源。

    然后呢……5.83的速度的确是不错了,但远不能承担‘风神’之名。

    接下来该是‘科学力’登场了!

    逆向质能转化的意思应该都懂……这也是描述中淡绿色的光的原因了。

    当然,那不可能是按照爱因斯坦的那个公式逆推计算,不然魔法师们都是不知道多少个核反应堆的集合……最直观的,依文的‘冰神战?’,那该多重啊,又该是多少的能量啊。

    总之,‘科学力’能够完成这个转化,同时转化比极高……以后所有的道具原理解释,基本都会基于‘科学力’那作为‘能’的最完美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魔法的空想科学’。

    言归正传,我们需要‘科学力’做的就是转化成空气了……把这个条件拿出来的话,要达到那种毁天灭地的效果就极其简单了。

    给个参数n,最后风速就是5.83n米每秒了。

    我给的值是20,即最后速度116米每秒,已经远超世界纪录中龙卷风的最大风速了……

    当然,以上是无数理想模型的叠加,最后值虽然要低于这个,不过还会补上喷射口的气流,多少也能够想象,那风神降临的场景。

    顺便一说,要让依文悬空,自下而上的风速……

    仅仅是22.83米每秒,而已。(假设她密度和人一样,所以按照可以查到的身高,就可以算出表面积和体重)

    当然,水平时所需要的风速和那个值不同,不过肯定是能够吹起来的,这可是龙卷风的速度!!

    茶茶零自然不用说了,一下估计就没影了……茶茶丸则资料不足,无法计算,估计也讨不到好。

    这个风速,虽然不能够对抗镭射,但是实弹类的都会受不小的影响。

    再顺便一说,《大雄与太阳王的传说》动画中,使用「风神扇」的场景效果和这个设计意外的吻合——先是扇子完成‘扇’的动作,才是肆虐的风暴(虽然只是拔掉毛,这有点不合理)。

    毕竟,扇子只是以5.83米每秒推出一个压缩空气块,然后是空气块的急剧炸裂才有那种速度。

    有人估计会说,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直接学魔法能达到远超于这个的效果。

    的确,学完那几十课的夕映用的风魔法,虽然速度估计只有五级左右的样子,不过那个风的流量却是这边无法比较的。

    不过,这边不要学习,有一双手,就能够轻易用出能够吹飞大树的暴风呢。

    个人认为,科学区别魔法,

    科学,是属于‘没有才能’的一般人的……

    有人理解上面这个捏他自哪儿吗?

    我是绝对不认同那个里面‘科学’的设定的,不过那个考据思维很值得学习。

    还是顺便一说,20份的气体中,有19份是之后产生的……向零使中的塔巴萨请教的改进方法,那会是什么呢?

    `

    `

    `

    `

    ps:多数公式和数据都来自网络,有专业的人看到了,请原谅在下的不自量力……请期待下回(不是明天)的「空气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