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路叛军

悄然花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嫡长女最新章节!

    沈华善和张戈带着招讨司的士兵,来到了郑州边上。

    在这里,五万招讨司士兵汇合了河内卫进两万士兵,一共七万大永士兵,汇合在一起。

    这个数目,相当于左右金吾卫的总人数,比安北、安西都护还要多的的士兵数,在郑州边上汇合,就是为了平定郑州、晋州、鄂州三地的动乱。

    这样庞大的士兵人数,只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一场动乱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

    尽管带着招讨司的士兵来河内道之前,沈华善和张戈对河内道的动乱,就作了充分的预计,也想好了当中会有的艰险。可是当他们和古大存汇合时,才知道这三地真实的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古大存带着两万河内卫士兵在这三地平乱,却没有多少效果,这是无奈 实情。

    本来,河内卫有十二万兵马,若是全力平叛,或许还用不着招讨司。可是持续的干旱,并不仅仅是这三地出现,而是整个河内道几乎都出现了这三地的情况。

    因此,另外的十万兵士,正在各大副将的带领下,分散在河内道各地赈灾,控制各地的局面。

    若是以整个河内卫兵力来平叛,说不定这三地的乱局还未平定,其余之地乱象就生了。这样一来,整个河内道都要乱了。

    古大存只能带着这两万士兵,和这三地的叛军周旋着,等待着招讨司五万援兵的到来。

    在古大存的述说后,沈华善和张戈对这三地动乱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详细的了解,自然,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郑州、晋州、鄂州这三地,计有五十万百姓牵涉其中。其中,叛军的人数,约在三万之数,按照占领地域的不同,主要有两路叛军。

    其一,是以晋州之地为主、占据一半郑州之地的北路叛军,其首领正是贼匪头目刘良;其二,是以鄂州之地为主,同样占据一半郑州之地的西路叛军,其首领是原河内卫的中郎将黄渊。

    这两路叛军,各有一万之数,除了这主要的两路叛军之外,这三地还有其余的叛军队伍,林林杂杂也有近万人。

    刘良原先是晋州之地的悍匪,一向与官府作对,原本就有三千多手下。在晋州尚未动乱之前,刘良及其手下,一直是官府通缉的重要对象,却始终没有办法将刘良缉拿。早前,晋州刺史王麟已经向朝廷请旨,请求朝廷派官员前来晋州剿匪的。

    可是,朝廷的批复尚未下来,晋州就发生了蝗灾,又出现了备荒粮一空的事情,晋州百姓对官府的仇恨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晋州就暴动了。

    刘良带着三千手下趁乱而起,攻占 了晋州刺史府,并斩杀了王麟及晋州刺史府的官员,打着为百姓治贪吏、平粮仓、免赋税的旗号,就在晋州站稳了脚,赢得了部分百姓的拥护。

    随即,晋州、鄂州、郑州三地的盗匪,纷纷投奔了刘良,短短时间内,刘良就招集了两万部众。这一万部众,绝大部分都是这三地的盗匪。

    这些人身上背着不少官司,甚至有不少亡命之徒。这些盗匪、亡命之徒,对官府最为憎恨,也有一定的武力,由这些人组成的北路叛军,战斗力自然非同一般。

    如今,北路的叛军,部众还在不断地增加,有势如破竹向其他地区扩张的姿势,仅是晋州、郑州之地,似乎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北路叛军本来就是一些亡命之徒,每次和河内卫的士兵对上的时候,都不要命似的。是以河内卫士兵,都不想他们直接对上。

    和北路叛军部众不相上下的,就是西路叛军了。提到西路叛军,古大存只有一声叹息,他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到这种难以收拾的地步。

    西路的叛军首领,是河内卫中郎将黄渊,换言之,西路的叛军首领,正是古大存的旧部属。西路叛军,是古大存感到最头痛的一路叛军。

    原本,黄渊是带着几千名河内卫士兵镇守在鄂州这里的,却没有想到,他如今成了西路叛军的首领。而西路叛军的部众,大多数是他带领着的几千名河内卫士兵,还有鄂州、郑州、晋州折冲府的守兵。

    这些士兵,都是大永的普通士兵,地位自然不会高。与北路叛军打着为百姓治贪吏、免赋税这样的旗号不同,黄渊的旗号是反对朝廷“庸官专权、考选不公、埋没人才”等弊病,在声称为民做主的同时,也赢得了这些普通士兵的拥戴。

    更可怕的是,这些西路叛军,就是大永朝廷培养出来的士兵,是为了守护大永疆域百姓而存在的士兵,如今竟然成了叛军!这些叛军的首领、部众,是古大存曾经的旧部属,也是河内卫士兵曾经的同袍!

    如今却是势不两立,成了敌对的两方。

    这让古大存情何以堪?!这又让河内卫士兵颜面何存?

    然而,这一切,就是明摆着出现了,除了叹息,古大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似乎是约定好的一样,这两路叛军,对占领地内的百姓,有不少的惠举。

    他们占领了官府之后,还拿出了他们的储粮,用以救济当地的百姓;此外,还对百姓承诺,他们的叛军,绝对不会扰攘百姓,让他们一切依旧。相反,如果百姓拥护他们,绝对会有饱饭可吃,绝对会有暖衣可穿!

    这样的承诺,对于这三地的百姓来说,无疑是福音,又加上旱灾蝗灾,让这些百姓已经无法可想,又对大永官府有着难以消去的仇恨。这三地的百姓,竟然对这两路叛军都拥护,甚至有越来多的百姓加入到叛军之中。

    民心、民望的归属,竟然是在叛军那边!这才是令古大存感到胆战心惊的地方,所以他一直不敢动,不能动,只能等待着招讨司带着五万士兵前来。

    “大将军能坚持到现在,没有让叛军扩散至另外的地方,已经很不容易了,本使佩服甚深。这三地的局势,实在艰难!”沈华善回应着说道。

    大永官职系统,讲究文前武后,沈华善的文官三品,比起古大存这个武官三品来说,更有地位。然而他初来乍到,话语却很客气。

    只是,听完了古大存说的这三地局势,沈华善觉得心眼所见,都不怎么光明。

    难怪古大存带着两万河内卫精锐,却不能平定区区三万叛军,这是因为,古大存和河内卫士兵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三万叛军,还有这三地的百姓!

    这三万叛军的惠民之举,已经收归了部分民心,剩下的这三地百姓,不是万事不理就是万事不敢理的百姓。仗着这些民望,以这些百姓为遮挡,这三万叛军才能对抗古大存的士兵,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大。

    不管是朝廷军队还是这些叛军,赖以生息的,都不是自身,而是背后的大永百姓!

    “朝廷养兵,岂可用来对付百姓?可是如今这三地的百姓遮挡在叛军前面,本将军,一时无法可想!”古大存苦恼地说道。

    他是个标准的武将,昂藏七尺躯,虬髯四方脸,如今因为无计可施,须发似乎都纠结在一起,看起来形容可怖。

    是了,朝廷养兵,岂可用来对付百姓!这一点乃古大存和河内卫士兵作为军士的坚守,也是他们入伍之时,就紧记在心中的信念。按照古大存的想法,若是那两路叛军,没有这三地的百姓夹在中间,他早就攻克这些叛军据点了。

    “可是,拖延了这么久,只会让叛军得寸进尺,这三地的局势更加不可控。总不能顾忌这三地的百姓,就眼看叛军壮大。这样,将会有更多的百姓卷进这动乱之中来。”沈华善又开口了。

    古大存的苦恼,他就不认同了。

    士兵不可以用来对付百姓,却一定要对付叛军,河内卫和招讨司的士兵,必须要平定这三地的局势。若是这一次动乱波及到整个河内道,就不是五十万百姓的问题了,而是三百万河内道百姓的问题!

    孰大孰小,何得何失,这个选择, 这么简单明了,古大存怎么会在这一点上犹豫苦恼呢?一卫大将军,怎么会没有这一点判断果敢?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说到底,古大存少了这一点果敢!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怎么会如此?

    沈华善的话语一下,古大存的脸色就变了。他猛地腾起,朝一旁的副将军洪启扑去,一下子就箍住了洪启的脖子,瞬间就让洪启动弹不得!

    一旁的张戈见到古大存的动作,也瞬间拔出了腰间的大刀,站在了沈华善面前,护住他,神情警戒。

    这是古大存的军帐,在这里商议的人,就是他们四个而已。如今古大存这一番突然的动作,让沈华善和张戈不明所以,古大存怎么会这样对副将军洪启呢?

    “说!叛军和你有何联系?!你一直劝说我以这三地百姓为重,是这等三思!我原本就觉得有些不对,若不是沈大人提及,我还想不到这一点!你是何居心?!”

    古大存箍住洪启的脖子,恶声地问道,语气中有掩饰不住的怒气和懊恼。他堂堂一位大将军,竟然会犯下这样的简单的错误,以致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听信了这位一直最信任的副将军之言!

    却没有想到,副将军的大忠之言,竟然包含大祸心!

    若是不是沈华善说了这句话,古大存还不能反应过来!

    洪启涨红了脸,却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这个时候,沈华善和张戈都知道了古大存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难道洪启竟然是奸细?

    就在这个时候,军帐外响起了士兵急切的禀告:“报大将军!斥候有急报!西路叛军有异动!竟然在鄂州、晋州等地,发了檄文!”

    什么,檄文?这是说,西路叛军竟然正式向朝廷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