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归恩记最新章节!
-
大统初定时,皇帝就是用这几组人作为暗处的利刃,查出并斩灭了好几个想要谋逆的劣臣。后来为强力遏制官员之间的互相暗杀,这几组人也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总之,传言中皇帝手底下的那几组人虽然行事极为低调,但绝对是访人查案的一把好手,是皇帝藏在袖子里从不露柄的一把利剑。
这些人虽然直到如今都还未在吏治中公开建制,但不排除他们可以奉照皇帝口谕,临时参与进查案的队伍中。
如果是这类人盯上了下河郡郡守大人被杀的案子,只要有一丝线索,便极有可能行剥云见月之事。而倘若此刻的萧淙还心持昨天的打算,准备弃刀收手定居京都,他在看到黑马后很快想透了一些事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必沾手此事。
但谁叫他此时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若他今后还想继续做江湖郎中,就必须与此事撇开关系。若他被此事缠上,即便最后能摆脱官府的究查,今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人愿意给他做中间人了,此事太毁江湖名声。
所以现下他必须做一件事情,不帮任何一方,也不是使自己保持中立,而是将自己与此事完全隔绝开来。
这事似乎很简单,萧淙以前也不是没做过,但考虑到今天他要面对的两方人都不好惹,一个是江湖中绝顶强悍的杀手组织,一个是当今皇帝收藏在袖里的杀手锏,他磨刀的手不禁也开始有些发抖,不知是害怕,还是因为这刀很久没用。磨得有些吃力。
呲拉的磨刀声持续了很久,一尺多长的斩骨刀已经完全磨去刀身上的斑斑锈迹,光洁如镜,显露出优质铁材的本色。萧淙看了一眼刀身,觉得满意了,便换了一块磨刀石,开始重点磨那刀锋。
一般来说。一个屠夫行屠宰之事。应该会身携一套齐全的刀具,放血刮毛切割斩骨各有不同。萧淙行医之前是个手艺不错的屠夫,当然明白这些常识。但也正是因为他熟练此道,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想到开辟创新,有了他现在的手艺。现在他屠宰牲口只需一把刀。即能将一匹马宰杀料理成一堆分不清是什么牲口的肉块,倒是给活人切肤治疗的那一套刀具极为齐全精细。
疗伤用到的那套刀具类别繁多且打造得精致。是他身为医者,要为他施治的病人负责,不能亵渎这项工作,已经尝试并确定了的施治要点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轻易改变。而屠宰之刀现在已经精简成独一把。则既是他不喜麻烦,又是他对自己屠宰手艺的自信。
只是今天面临的这个事情工作量有些大,他必须做好准备。精器攻事,以免可能会有卷刃的失误发生。
由于他磨刀捣腾的时间过长。习惯在晌午午睡的两个女儿终于被吵得睡不下去了,一同走出卧房,循着那种粗糙如细沙磨砺在耳鼓的声音来到了萧淙身边。
一高一矮、从脸孔上来看也没什么相像处的两个小女孩齐齐盯着父亲,小女儿目露一丝茫然,大女儿则在看了一眼父亲手中的刀之后,将目光移向了院子里的那匹没有系住缰绳却乖乖站定的黑马。
萧淙名义上有两个女儿,实际上大女儿并非亲生。当妻子在生下小女儿时,萧淙还在郡府大牢里服刑,因为他在为一个伤者治疗时治出了人命。
待萧淙从牢房出来,妻子已经在邻里的流言责难以及家庭的困苦双重压力攻击下病得奄奄一息。即便萧淙出狱后立即着手为妻子调养身体,也没能挽留她多活几个月。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萧淙心里冷硬了一处地方。一个粗汉子带着稚龄的女儿生活,虽然时常被琐碎事困扰,却没有再思续弦之事。除了抚养女儿,萧淙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精技刀法这事儿上,但他决意不再为普通百姓出刀治疗伤病,极少出刀,但出一次绝对保管赚一年的酬劳。
除了在身处治疗事项中时的他能流露出一些作为医者的救死扶伤气质,其余时候的他只有视财如命且贪得无厌的形象。
大女儿是萧淙在化身“财奴”的第二年,匿迹隐居于楠山等待新的生意上门时,在山上采药时捡回来的孩子。大女儿是父母早亡的流浪儿,在走山路时被蛇咬伤,幸好那天她遇到了萧淙。而得救后的她恳求留下来,愿意给萧淙做奴仆,只求白天有两餐饭吃,晚上有处有顶遮天的屋子睡觉。
萧淙本不想收留她,但在允许她暂住几天养伤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丫头虽然还只是个孩子,却能把当时他那才两岁的小女儿照顾得很好,便一时动了念,同意了她的请求。
必须承认他这个捡来的大女儿很会察言观色,脑子非常灵活,这也许跟她年幼就失去家园、一直过着流浪颠沛生活的成长经历有关。失去了一切依靠,要活下来除了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去谋,还需要格外小心身边的危险。三年前才刚刚六岁的大女儿已经那般心思敏锐,三年后的她已能凭九岁年纪摸索思考成年人的事了。
好在这姑娘对萧淙秉持的是非常纯粹的忠诚敬重,否则她这小大人的心境细细思来还真是有些可怕因素存在。
两年前,为免麻烦的萧淙干脆认了这捡来的丫头做养女,只要这养女不给他惹麻烦,他不是拿不出多养一个孩子的闲钱。
而事实上这丫头帮了萧淙很大的忙,便是在抚养女儿的事情上,这丫头处处都做得很妥帖细致。还是孩子之间容易接触啊!正式被萧淙收养之后,大女儿便与小女儿住到一处,相处得亲近了,大女儿渐渐适应了这种寄居的生活和身份,自然也踏实下心来当萧淙是父亲。
父女之间可以直接摊开来说的话,可要比家主和奴仆之间要无忌开阔得多。大女儿除了见过萧淙持刀给别人切肤疗病的场面,也早就见识过他屠宰牲口的手法,只是治病的事常有,宰杀牲口的事倒是已经隔了许久未见了。
不然那把屠刀也不会已经蒙上了那么厚的一层锈迹。
但比起讶然见到义父突然拿起屠刀,大女儿更吃惊的是,义父萧淙这一次似乎是要宰马。
萧淙宰过鸡羊猪牛,宰马却是头一次。马是养来给人代步的。萧淙自己没有马。而来药庐的陌生人即便有骑马的,离开时肯定也是会骑走的,可像今天这样将马留在药庐待宰。马的主人却不知所踪,也是大女儿头一次见到的事。
“爹……”九岁的大女儿看了一眼萧淙手里磨得光洁如镜的砍刀,眼神流露出一丝迟疑,“您要做什么?”
她问的话里少了“磨刀”二字。意思其实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但这少掉的两个字。怕是只有她的义父萧淙听得出来。
手上的活儿稍缓了缓,萧淙看了紧挨在大女儿身边的亲生小女儿一眼,然后目光略偏,只道:“大丫。带妹妹去一边玩儿,你们两个呆会儿只等着吃肉就行了。”
大女儿正要开口,身边忽然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爹爹。牛肉不好吃,是臭的!”
说这话的自然是萧淙那今年才将满五岁的小女儿。
长期跟着父亲东奔西走。过着大致等于躲藏的日子,小女儿的认知面也因此匮乏得还停留在三岁孩子左右,牛马不分,腥臭难辨。
在小女儿看来,院子里那头体格健壮的牲口虽然跟牛长得有点不同,好像少了点什么,但拴着它的绳子也是绑在它的嘴上,其实就是牛吧?还有什么动物能长这么大呢?
而对于牛肉的滋味,小女儿一想起来就直撇嘴。萧淙的医术还算不错,但厨艺并不精细,至少他定然不擅长照顾小孩子的口味。
大约在一年前,萧淙给一流寇头子治伤,这流寇头子伤愈后,拿不出现银支付酬劳,就把抢来的几头牛支付给萧淙了。此举致使这一家三口吃了将近半年的牛肉牛杂,连最开始吃得满嘴流油、津津有味的萧淙最后也快吃吐了,何况他的两个小孩会如何跟着难受了。
而在他那小女儿的认知观念里,那种比猪瘦肉腥膻几倍的老牛肉,就是“臭”的!而她会在看见院子里的那匹马后,立即拿着稚嫩的口吻做出评价,在萧淙听来,显然是厌憎大于对味道的感觉。
“小小,爹爹没说要杀牛啊。”萧淙赶时间,懒得在这会儿跟女儿讲解牛与马的不同,以及膻与臭的区别,眼珠转了半圈,他顺势又扯了个谎,“爹爹宰鸡,给小小做炸鸡腿吃,好不好?”
“真的?真是做炸鸡腿?”四岁的小女儿眼睛微微发亮。
九岁的大女儿这会儿倒也学着刚才小妹撇嘴的样子,想象着义父在大瓮里切割着一条硕大的烤马腿,然后目光神情无比怜爱的往小女儿面前的小碗里递来切好的马腿肉,笑着说:“乖女儿,这只‘鸡腿’最肥美,最先给你吃。”大女儿不禁默然一叹。
面对两个女儿截然不同的情绪表露,萧淙只选择了照顾小女儿的想法,含笑将谎言继续:“爹爹已经知道小小不爱吃牛肉,又怎么会杀牛呢?但杀鸡也得把刀磨快了,才省力啊。”
小女儿不知道磨刀的意义,只听得父亲是准备杀鸡,顿时开心起来。在她的认知里头,“杀”是什么意思她也是不知道的,只知道等会儿有肉吃,还是很好吃的那种,她就很开心了。
看着拍手蹦跳起来的小女儿,萧淙也是舒眉一笑,这才将目光转向大女儿,笑容稍敛地道:“大丫,带小妹一边去玩,爹要忙活了。”
大女儿知道义父把他那小女儿保护得极好,绝然不会在亲生的小女儿面前动弄血腥的东西,她对义父的这种处理也是见惯了,听见吩咐连忙应声,扯了个闲话头儿带着小妹闪去一边了。
但没过多久,大女儿又独自一个人回来了。
……
年初之时,阮洛将于四月行加冠大礼的事情就已定了下来。也是从年初开始,莫叶才真正注意到她这位义兄的生日具体在哪一天。
四月初九。
一朝知道这个准确的日期,莫叶才恍然发觉,自己从与阮洛相识到不久后结拜为兄妹,以这样互倚互助居于一宅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年。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头,因为自己每天苦练武功,有时候会在感悟上略为觉得日子过得很慢。但却又因为居于宋宅。十分平静的生活进程而让人心生三年一瞬即至的错觉。
莫叶扳着手指大致回想了一下这过去的三年时光里经历的种种,自己刚与阮洛认识的那一天,应该是他刚刚过完生日后不久。所以那时候自己没有了解这件事是因为错过了。
至于前年的四月初九那一天,自己正加紧步骤在练功,并日复一日的坚持,少有注意生活上的闲事。日子过得有些凝固发硬。那时候自己的武功初有成绩,每天都处于一种激动并希望再接再厉的紧迫心情中。也是根本无暇顾及其它。
而在去年的四月初九,莫叶则记得非常清楚了,因为那是伍书开始教她接暗器功夫的第十五天。整整半个月工夫的苦练,她在那一天终于成功地徒手接住了伍书投出的一枚暗器。按照当时伍书的评价,她的进步很大、很快。
那天她的心情当然是激动兴奋万分,在杂货铺后的小院子里将那成功的一招自行反复练了百余次。折腾得有些力竭了她才回了宋宅。
那天傍晚,宅里做了一大桌丰盛饭菜。她还以为是什么消息走漏了,特意问了阮洛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值得庆贺的事——那时她脑子里值得庆贺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只与自己有关——而他什么也没多说,只说见她近些日子有些消瘦,特意叫厨房多做了些补身体的菜肴。
那天她因为体力消耗偏大,外加心情正佳,在排除唯一顾虑后,顿时胃口大开,连吃了三大碗米饭,扫光两盘荤菜。
除此之外,她不记得那天还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那天的阮洛从早到晚忙了一整天,但这是他平时的常态,所以那一天也被她当作平常日子度过。
四月初九对于别人而言,确实只是很普通平常的一天,但现在莫叶得知了四月初九对于阮洛而言,所代表的意义,一时不禁唏嘘不止。
这个日子被她忽略了竟有三年之久,在此期间她本来可以有一千多天的机会想起问起,但她却持续忽略了一千多次。
阮洛也是一个怪人,对自己的生日竟可以过得如此马虎,几乎是忘却了!
这几天莫叶也想了很多,她才发觉,何止是阮洛的生日,她错过的生日实在太多。除了曾经以及如今的身边之人,她似乎连自己的生日也已被遗忘多年。
自己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怪人?
过生日这件事,曾几何时竟与自己渐行渐远?这本来是一个独特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却因为自己身世混沌也跟着模糊了。
加冠大礼到场宾客名单地拟定工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然而这只算是加冠礼前后过程中最简单轻松的一个环节,因为阮洛的亲朋好友并不多,名单中大部分都是他在商界有过交往的朋友,
他只需要在账房扫一眼所有单本账目的落款,记下名字后筛选一遍即可。
然而最麻烦且耗时费力的事项却是将这些邀请帖一一发出去。
几个商界最重要的客人是由阮洛带着莫叶去送的帖子,此后的帖子大部分由莫叶代劳递送。
莫叶早年常以书童侍女的身份伴在阮洛身边在各商家走动,但不久后这样的改扮身姿便被废除,她直接以阮洛义妹的身份待在他身边,行走于繁多商家的商谈活动之中,三年过来已是积累了一份不弱的身份底子。由她着手此事,不算阮洛对宾客们轻视失礼,而能受阮洛邀请参加他的加冠大礼,必然不是普通交情,应当理解他的确是一个大忙人。
不过,阮洛会把一大半的帖子交给莫叶去递送,除了因为他自己要顾着生意上不可暂停的事情,有些忙不过来。还因为这一次礼事到场宾客中存在几位有些特别的人物。莫叶也是到了加冠大礼日期临近时才知道,阮洛要去小梁国请他的几位好友,那几人是他早年在小梁国求学时对他帮助极大的良师兼益友,对于阮洛而言,他们相当于师门兄长的存在。
刚刚知道这件事时,莫叶的心情有些复杂,想起前几天阮洛与燕钰不期而遇时的种种表现。她觉得这件事里头充满矛盾。
然而在思来想去几天后。她忽然又明白过来。
阮洛这次去小梁国访友请客,很有可能会与燕家的人碰上,尽管早些年燕家人对他的帮助是存在目的地。燕钰与他又是不同期的学长,但南昭国人最在乎礼,这份情终是不可忽略,到时候不请燕钰同来。似乎有些得罪人。所以,阮洛才要事先在东风楼那件别人的事情上对燕钰表明态度、划清界线。
先分清了彼此。之后再碰上,区别对待的话也就好说了。
这么想来,许多问题便通顺了,在东风楼发生的事倒像是天意给了阮洛一个妥善安排此事的机会。
今天是莫叶开始独自递帖子的第四天。手里大部分帖子都已递出去了,剩下的五张里头,有三张是昨天和前天没碰到正主而等着去二趟的帖子。如无意外,要全部送出去应该花不了多少时间。
阮洛特别叮嘱过。这些帖子都必须送达宾主手中,不能交由宾主家里的仆人转递。莫叶对于这一点并无质疑,因为在她心中那份由南昭官学书院培养出的认知里头,加冠大礼的意义近乎与成亲大礼平地而坐,马虎不得。而眼下大礼的正主是近几年对她颇多照顾的义兄,她完全愿意为此奔劳。
尽管宋宅有数十仆从听候使唤,阮洛却没有用上他们,正是因为他极为重视此事,而又相信莫叶的办事态度,才将这件事完完整整交给了莫叶。
一个上午送出去两份帖子,行事还算顺利,剩下的三份帖子就是那三处要跑第二趟的家户。用过午饭,莫叶歇了片刻,看了看手中那三份帖子,首选了余家。
在三年前京都春季海运大典那天,莫叶被叶诺诺带去海边凑热闹,尽管大典的过程的确也是非常热闹,可说是让莫叶此生难忘,然而在大典刚刚结束那会儿的突降大雨,也让她此生难忘,这算是有点乐极生悲的意味了。
那场大雨过后,京都风寒症大爆发,病倒人数逾以百记,都差点让人怀疑是不是天降瘟疫了。不过,似乎正是因为这件事地影响,叶诺诺的父亲创办的“一叶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在京都这座南昭第二大都城垫定厚实的声望基础,成为整个京都名声长得最快却又最稳的医馆。
那场雨还改变了一个商人大半辈子都在商界垫底折腾的命运。
或许只是因为在那一天茶铺老板余用留了份好心,让自己临时搭起的铺棚在瓢泼大雨的海边多顶了一会儿,免了四个小姑娘被雨淋成落汤鸡一遍又一遍的祸事,就此交上好运了。好人有好报,是广大百姓最认同的一条道理,虽然未必每一个好人在行善后都能收获好报,但茶馆老板余用大抵算是走上了这条光荣又幸运的发迹大道。
那天在海边,阮洛去接莫叶的同时眼见了余老板的善举,他当场就说了一些会报答的话,却是半句没有作假。事后不久,阮洛便出手对余家茶铺援以助力,并且这种助力是资金与资源双重作用。余家茶铺很快振兴起来,除了因为阮洛的支援到位,还因为余老板是一个真心爱茶的人。
因为爱茶,他懂得并掌握的茶道套路非常多,也在接受阮洛资金资助的那天,认同了阮洛的建议,开始研究新的茶品。
在一位真正的铸剑大师手下,一把镰刀都能打造出剑器之精神,而在一位真正的茶道高手操作下,一碗最普通的大叶茶都能玩出数种变化。世上总会有真正识货的买主,只是作为卖主,必须在等来真正的识货者之前,先委曲求全解决生存问题。如果愿意委曲求全,凭余用在茶道上掌握的丰富经验。可说不是难事。
余家茶铺潦倒经营几十年,生意上一直不见什么起色,就是因为他家主要经营售卖的茶汤产品滋味太厚重,苦涩难以入喉,不可广泛让人接受。但却也是因为余用一直没有放弃将这种祖传的茶汤技术延续下去,所以他的茶铺才会在清苦经营几十年后,看样子还要如此继续清苦下去。
而在接受了阮洛择变的建议后。余用开始真正考虑“变”的意义和“变”的具体操作。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余家的制茶售茶大业除了保留老茶汤这一祖传茶品,融和接纳了其它几种名茶。还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几种花茶、奶茶。
最成功的莫过于奶茶的创新,在煮沸的牛奶或者羊奶中加入老余家以前让无数客人皱眉难咽的大苦茶汤,去腥膻的效果颇佳。如果加入的是别的茗茶,显然效果不如大苦茶汤。还会增加成本。而众多客人在喝过几次甜腻的奶茶后,忽然来一碗纯粹的大苦茶汤。感觉也是莫名的畅爽。
如今余家茶馆最受宠的奶茶和资格最老的大苦茶汤成了相得益彰的产品,日常销售缺一不可,各自的意义都非常特别。
京都有别的茶馆想学得奶茶技术,但他们一天没有参透大苦茶汤的熬制秘诀。便一天不可完全取代。借此产品的无可取代之品质优势,余家茶馆在三年时间里已然做大,不但不再是三年前那种小铺面。且除了主店还开设了分馆。
余家也早已在一年前连本带利还清阮洛最初支援的资金,余用与阮洛的交情也已坚深如铁。茶馆大约每十天要批量采购一次羊奶牛奶制品。为店中最畅销奶茶的制作主食材,尽管京都现在提供此类物资的商户不少,但余用首选的商户绝对是阮洛名下的供应商铺。
余家茶馆的崛起过程,表面上看来是余用搭上了阮洛这条大船,顺风走了好运,然而京商群体之中资历稍厚点的商人恐怕也已品出了此事里头包含的一点异处:阮洛这颗商界新星为什么在刚刚接受舅父的家业后,这么快就大力帮助一个相当于陌路人的余用?而余用这个老顽固,以前建议他择变的人不是没有,他从来不听,可三年前他不知道是脑子里哪根筋乱搭,就听信了阮洛这个后生的建议?并且他似乎开了未卜先知的天眼,乱搭船竟也搭对了?
就因为阮洛支援的资金够厚实,所以余用终于心动了,人过中年终于决定搏一把?阮洛到底支援了余用多少钱,他又是凭的什么,敢这么放心大胆的支援余用巨额财物?如果余家这次择变失败了怎么办?余用又是凭什么相信阮洛能带给他成功?
这来自阮洛余用双方的两个主要的问题,已经有人在质疑,但恐怕只要当事的两个人不说,便难得有人能够看透。
余用之所以肯相信阮洛的建议,主要还是因为阮洛的真实身份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余用一开始虽然也有些怀疑阮洛帮自己的动机何在,然而尽管阮洛从未主动说明此事,他这目的未明的动机却已经在余家茶馆崛起的三年时间里,得到了间接性说明。
阮父早逝,如果只是凭这位对南昭建国da业有过如山功勋者的一点余荫庇佑,阮洛做不大这些事。
实际上,阮洛能掌握的有利于商界的资源,全部来自当今皇权。他需要什么,能够在非常快的时间里获得庞大权力的支援。因为有这样的靠山,阮洛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让余家崛起。
——只要余用肯采纳他的建议,开始择变。
至于阮洛,他当然不是被动接受皇权支援。在皇权与余家之间,阮洛所担负的角色,已不是简单的单向受益方。皇帝一方如此信任他,切开国库一角供他使用,阮父逝去后留下的那份荫泽当然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全部,重点还在于阮洛有没有与借用国库相当的个人能力。
国库愿意借出现银供阮洛自行支配使用,是皇帝念在阮父昔日助他打江山功勋卓著而给他儿子的面子和信任,但借出去的钱终究还是要还的。
余家茶馆就是京都茶叶行里最先驶出的一艘旗舰,由阮洛代行皇命打造,驾驶这艘旗舰的主人还是余用,但这样一艘掀起金钱收益浪潮的旗舰一经驶出。立即引来效仿者无数。
如果举国百姓都只是缩挤在几个都城里谋生,不仅会滞缓全国发展,还会对当地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带来沉重负担。
西北那片土壤结构不适合农耕的地方以前少有人居住,地方虽大却相当于一直在留空,如今这片地方出产的奶制品开始形成一条较为固定的销售套路,以京都为榜样,销售模式开始扩展到邻郡。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也让这种特别的食物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
西北那等以前钻不出收益的土地。如今有了别处无可取代的食品产量项目,对吸引移民也有着很强的帮助。
与其说是阮洛在帮余用发家致富,不如准确地说。是皇帝看重并确定了这片产业存在可以挖掘壮大的前景,并且此行业对壮大国朝资产也有长远利益,而余用幸运的成为了第一个试点商户,紧接着又无比幸运且顺利地获得了成功。
当然。时至如今,再思三年前帮助余用的目的。阮洛也无必要向余用解释透彻。
事实上,在阮洛名义上继承舅父的产业后,做了许多“善举”,不止是体现在余用一人身上。目的却都如这般实是代施皇帝指派。为什么茶道经商的第一个试点商户会落在余用身上?并非全部是因为余用开始走运了,在这件事定案之前,自然有一个团队对余家茶铺的潜力进行一套周全成熟的评估。
商道、政道其实存在不少异曲同工之妙。
知道这个评估团队存在的人应该会忍不住唏嘘。南昭这位皇帝陛下可以说是数百年来坐过龙椅的人当中最爱钱的一位。不过,这位皇帝因爱钱所生的行为好像与贪念这种卑劣性格无关。他是在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地赚钱,拿出治国的精力无比勤奋地在赚钱,他操持的社稷大业中,差不多有三成跟经商赚钱有关。
只是,让人费解的地方也在于此。
身为一国主君,在自己的领地上可以呼风唤雨,近乎无所不能。大多数君王没有天天泡在银子堆里,正是因为他们如果要钱花,似乎只要张嘴说一声就够了。
有哪个皇帝做得像当今天子这样,如此辛苦的四处扒钱?
他要赚取如此庞大的银色石头做什么呢?
他平时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奢侈,为国朝民生建设而投入的财物支出的确很大,但还是没有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六成,剩下的那一半去了哪里?莫非他现在就开始在打算为百年之后的陵寝问题大行建设之事?
这样的猜测论调如果泄露出去,在民间传播开来,恐怕会引起诸多非议,但好在知道国朝财政收支比例的官员只有那么几位,只要他们别多嘴瞎嚷,便各自相安无事。
当然,能够接触到国朝核心账目的几位官员,自然是从一开始就经受了皇帝审查的。如今不论是他们于朝堂上所在的位置,还是生活的结构,都隐隐给他们划好了活动的方格。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嘴欠”,那就等于是给自己找难受了。
不过,无论明里暗里对天子大做敛财之事的论调怎么讲,至少目前这位皇帝的能力与品格都可算无可挑剔的了,跟着这样一位人君做事,总是利大于弊的,总比旧朝那位皇帝强上不少。至于几十年过后朝局风向如何变化,任谁现在就操心这个未免过于闲得慌了。真正掌握实权的人更喜欢多做少说,因为没人现在就闲得嘴痒大肆谈道这方面的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也是因此,关于阮洛近乎全资帮助余用的这件事,纵使有商界资深人士觉出了异样,却再无法深究一步。
怪则怪矣,就是无人道出所以然来。
而没有这番觉察的商人就没有这些思虑不透彻的烦恼了,他们只会羡慕以及嫉妒余用的好运气。倒是没什么人因此性格怪癖的恨上了余用,因为在家业崛起之前,余用过的清苦日子实在是太漫长了,与前期这些经历相衬,他这人生下半段终于有了点起色,便有了些顺理成章的意思。
尽管这世上投机取巧也能获得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但不需要说教宣传,即能够自然而然获得旁人自心底生出的敬意的,还是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得出的成绩。
脑子清楚一点的人都知道,余家茶馆的招牌茶品能够在发扬光大的同时屹立不倒,还得是倚着余家的大苦茶汤秘方,而如果没有余用上半辈子几十年的艰难求存,这项祖传秘方恐怕早已遗失了。阮洛的助力固然是于星星之火上泼了瓢油,但如果这点星火早已熄灭,事后旁人往冷灰里泼再多的火油进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