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划生涯,自律有序

丁梓年.CS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此去经年少许爱最新章节!

    因为学院举办了“学习之星”的评选活动,《青年时报》推出了“学习之星”专栏,看看他们的学习秘诀。跟学习好的学长学姐交流,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也变得自信了,因为情绪是会感染的,他们自信开朗的情绪很容易就影响到别人的状态。

    学长说:“学习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将来找份工作谋生,那样就让学习变得太狭隘了。首先必须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应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将学习抛之脑后;再者自己应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恒久不变的信念,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这样的大学生活,在经过四年岁月的洗礼,才会变得如陈年老酒那样让人回味无穷。”

    大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的人可能很茫然,疑问自己上大学是学习重要还是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重要。其实,二者都很重要,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在学习上我们能始终如一地走下去,会发现我们的思维有了提升思想更加深奥,而且本身也有了一种毅力,一种勇往无前的拼劲。

    第一名的学生才不是死读书的书生,他们一个个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比我们宿舍的人有趣多了。学习之星的共同点都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以及广泛地涉猎课外知识。或许,“勤奋”永远是学习捷径不落伍的代名词。

    他们目标清晰,知道自己所要追寻的。比如我采访中发现爱画画的一个女孩,她发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很大的兴趣,那时她一度感到迷茫。后来,她说她看到这样一句影响了她的话:“人生好比登山,你需要一根拐杖,你不能因为不喜欢它就把它扔了,你只有依靠它,才能登上山顶欣赏到美景,而那根拐杖就是你的专业。”她说她忽然明白没有兴趣不是问题,只要不厌恶自己的专业,那么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虽然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但是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会探寻到不同的领域,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我们的专业知识是能够使我们用双脚坚强地站在大地上的东西,是谋生的工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如果明确了这一点,就不愁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即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探索,这种深入的追求也会使得学习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一定要规划。”这是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他们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一定要有规划,不仅是学业规划,更是一种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所以人应该注意全面发展,要多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是社会活动比如做一些兼职,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我深刻地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半年的经历,觉得自己历事尚浅,还有许多要学习的。

    学院有一个讲感动我的学者与治学故事比赛。

    丁梓年想,《铁云藏龟》藏的是什么龟,她对龟甲实在是觉得好有意思,这个研究员毕生精力读本草,爱本草,并且不止在故纸堆中,而是挖掘其现实意义。

    她一定要去参赛,向大家诉说她的感动。

    “师父,为什么我们去收药,龟板只能用下甲,不能使用上甲呢?上甲扔了多浪费呀!”乡间跟随师父收购药材的青年好奇地问。

    “因为我师父就这么教的呀,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变。”师父见怪不怪地说。

    老祖宗的话?那也该有一个源头啊,我要去找一找,老祖宗是不是这么说的。

    此去经年,80年代的一天,年轻人拿着丰富的材料,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报告上发言——“恢复使用龟上甲,有着充分的文献依据,建议药材部位予以收购。”

    一名老药工拍案而起:“狂悖!谬论!你这毛头小子!岂能对人民的健康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我当药工五十多年,我的师父,我师父的师父,一直传下来的都是——只能去收购和使用龟板的下甲,使用上甲就是以次充好!”他怒视着这个发言的年轻人,“小子,你的师父是谁,让他来见我,看我不好好教训他!”

    “我的师父,他的名字叫李时珍。”年轻人不慌不忙。

    “不可能,李时珍不可能说这样的话!”老药工震惊了。

    年轻人随身带着李时珍《本草纲目》,他翻开来,读道——“《本经》上品,古人上下甲皆用之,今人惟用底版入药”。

    是啊,那么些日子在古籍文献里的钻研,让他摸清了龟甲的使用渊源“古人上下甲皆用之”。南北朝以后,龟甲的医用功效逐渐增多,相比之下,巫用功效逐渐减少。有些药效记载则医、巫混杂,难分难解。由于受占卜的影响,唐宋时龟甲习惯以卜甲为优,占卜多用下甲,以其经钻灼之后破败,又称“败龟”,古人以为败龟可以通神明,故又名“漏天机”。宋代及其以前,龟甲并非医家常用药。但从元代朱丹溪倡导滋阴以后,龟甲作为血肉有情之品,成为常用的滋阴药物,用量陡增。然其时占卜的风气已经消亡,败龟药源缺乏,药家遂以普通的下甲替代卜甲。因此,龟甲从元代开始,不仅功效大变,药用部位也从全甲局限为下甲。

    底下有人窃窃私语,他们最后说:这就对了,为什么明以来,到我们现在国家药典还是只用下甲,就说明在长期的应用中发现下甲效果更好而把上甲舍弃了。

    既然文献依据不能解决你们的困惑,那,就从实验研究去寻找证据吧。1988年“为解决龟甲供求紧张,扩大药源,本实验拟从生化药理方面,对龟上甲、龟下甲的滋阴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开发利用龟上甲入药和阐明龟甲滋阴作用机理提供某些科学依据。”他参与的课题“龟上下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从实验室做研究证明药理和化学成分一样,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全国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

    无论是历史文献证据还是实验科学证据,都将“龟板上下甲皆可用”的观点深入探讨,1987年和1988年两篇实验报道也证明了龟甲上下甲的滋阴功效毫无差异。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修改条文,认为上下甲都可以,并在现如今的通行《中药学》教材中也广泛使用这一结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有效扩展了药用资源。

    这个致力于追寻药用真相的学者,就是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学者郑金生研究员。他没有墨守既有的成规,哪怕是行业内几百年习以为常的“常态”,他都决心去探索历史真相。而这个真相,重新进入国家药典,以及全国的教材,重新影响了行业规矩。

    林秋喜在台下为丁梓年鼓掌,在这第一掌声响起来的同时哗啦啦地掌声声浪也布满了整个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