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那些在荒岛上发生的故事

薪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民国大文豪最新章节!

    林子轩的这个想法并不算是多大的脑洞,这种节目在后世屡见不鲜。∷,

    比如美国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就是拉一帮人到一座荒岛上,这些人为了赢取一百万美元的奖金展开各种勾心斗角的较量。

    还有美剧《迷失》,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故事同样发生在一座孤岛上。

    至于《荒野求生》之类的野外生存节目不在少数。

    这其实展现了西方人的冒险和争强好胜的精神,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林子轩对于邮轮上的外国人轻视中国式的英雄感到不满,便提出了这个话题。

    那就是一群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各异的西方人流落荒岛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没有外部救援的情况下,他们会在荒岛上如何生存,建立什么制度,如何分配权利和食物,是和平共处,还是互相杀戮?

    他提出这个话题并没有安好心。

    笛福在1719年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其实就是一个殖民者的形象,这和当时英国社会的政治环境有关。

    笛福本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

    这一时期,英国实施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向海外扩张进行殖民开发、建构殖民帝国。

    鲁滨逊定居在荒岛上,殖民着这片荒岛。他不但控制着整个荒岛、还征服了他的同伴。

    所以说,这部小说以文学特有的形式肯定了英帝国的扩张、侵略和殖民。

    在这个时代。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国家,作为一名中国人。听到这群外国人赞扬带有殖民色彩的鲁滨逊,林子轩心里肯定不舒服。

    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他也不可能和这些外国人争论。

    于是,他便提起了这个话题。

    一名西方人在荒岛上生存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一群西方人在荒岛上生存会怎么样呢?

    他先拿东方人举例子,指出如果一群东方人在荒岛上生存或许会建立一个有皇帝统治的国家,阶级分明。

    西方人对政治普遍感兴趣,这个话题牵涉到社会学和政治学,引起了他们的热烈讨论。

    信奉民主制度的西方人认为会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民主国家。

    信仰基督教的教会成员期望成立一个教会国家。由上帝来指引未来的路。

    悲观的人觉得可能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每个人为了食物进行厮杀和争夺。

    乐观的人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些人还讨论了荒岛的环境和野外生存的技能,每个人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

    在荒岛上是应该由政治家领导,还是应该由神职人员担任引领的作用,亦或者联合医生和警官等人一起成立一个小型议会。

    在同等条件下,身体健壮的人生存的几率会大上很多,而瘦弱者将会被欺负。

    女人和孩子属于被保护的对象。可一旦混乱开始,也会是最先的受害者。

    邮轮上的外国人身份复杂,有美国外交部成员、有商人、有记者,还有学者和传教士。他们兴致勃勃的讨论各种可能的情况,阐述各自的观点。

    总结下来,他们认为可能会形成一种联合政府。但会受到底层民众的挑战。

    一旦挑战成功,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暴力和杀戮的世界。

    他们以苏联的暴力革命举例。认为还是民主制度更为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能够入住头等舱的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自然代表着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利益。

    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允许荒岛处于无政府状态。或者发生暴力革命,否则他们将失去一切。

    林子轩原本是想看这些人互相攻击,不同的政治主张激烈的碰撞,讨论人性的善与恶,挖掘西方人内心深处的恶性。

    这要比谈论什么鲁滨逊有意思的多。

    但没想到这些人处在相同的社会阶级,他们本能的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

    虽然有些争论,却并不激烈,也不深刻。

    林子轩没有看到好戏,颇为失望,回到自己的舱房之后,他想起了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写了一群孩子流落荒岛的故事,借孩子的行为来探讨人性的善恶。

    正是英国作家戈尔丁在1954年出版的《蝇王》。

    故事发生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

    岛上有充足的淡水、丰美的食物、湛蓝的海水和绵长的沙滩……

    呈现出一幅如同人之初亚当和夏娃栖息的伊甸园一般的图景。

    他们起先还能和睦相处,自发的按照文明社会的规则生活,分配工作,协同劳作。

    但后来为了争夺对小社会的统治支配权,建立可以发号施令的权威,便互相残杀。

    失去了文明世界的理性和秩序,没有了纲纪规则,没有了互助合作,这群孩子完全堕落成一群嗜血的野兽。

    因为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残酷让戈尔丁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动摇和疑惑。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野蛮和暴力的一面,也就是人性本恶,如果不能加以制止和约束就会爆发出来,造成恶果。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方面的论述,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性恶论,千百年来争论不休。

    于是,戈尔丁便萌发了写一部暴露人类本性的小说,展现人的本质是罪恶的观念。

    这就是《蝇王》这部小说创作的由来。

    有意思的是,他创作《蝇王》借鉴了1857年出版的一部儿童小说《珊瑚岛》的架构。

    《珊瑚岛》由19世纪历险小说家巴兰坦创作。

    讲述了三个男孩因为轮船在暴风雨中触礁,他们在南太平洋海域一个由珊瑚构成的海岛上与海盗和食人生番搏斗的传奇故事。

    和《蝇王》表现人性的恶不同,《珊瑚岛》展现了孩子勇敢,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蝇王》这部寓意深刻的寓言小说也为戈尔丁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林子轩本身对于人性的善恶没什么看法,他还是希望人性善良一些的好。

    正是由于邮轮上的这次讨论,他决定把《蝇王》写下来,作为对这次讨论的一个回应,也将成为奠定他在西方文坛地位的作品之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