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终于引爆

风中的失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明末传奇最新章节!

    正白旗和镶白旗最为精锐的一万骑兵被明军全局歼灭,豫亲王多铎丧命,此事在大清国引发了巨大的震荡,辽东之战的时候,饶余郡王阿巴泰战死,就曾经在大清国引发了不小的波动,此番丧命的是多铎,大清国五大亲王之一,满人权贵的最高层了,这样的结局让,满人权贵是无法接受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曾经是满人权贵的骄傲,满八旗的骑兵是天下无敌的,可是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了面前,多铎率领的最为精锐的一万骑兵,全部覆灭,被明军彻底打败了。

    作战总是有胜有负,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但是八旗军与明军、也就是以前的郑家军交战这么多次,没有一次获取胜利,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受最大打击的是皇太极,最为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时时刻刻都想着让大清国强大起来,这个目标曾经是那么的真切,以至于皇太极都能够看见和摸到了,可是转瞬之间,郑家军的崛起,让这个目标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

    皇太极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他要想法设法让大清国快速的强大,躲避来自于大明朝廷的进攻和围剿,此番派遣多铎入关劫掠,也是想着让大明朝廷头疼边关,甚至调集大量的兵力前往大同、宣府、榆林甚至是宁夏等地驻防的。

    没有想到这样的决定,招致的是更加惨痛的失败。

    多铎丧命,皇太极伤心,看不到大清国的未来,皇太极更加的焦虑。

    比皇太极更加伤心的是睿亲王多尔衮。

    亲弟弟就这样走了,多尔衮无法接受。他与多铎的关系亲密无间,被誉为刺头的多铎,也就听他这个哥哥的,尽管说多尔衮仅仅比多铎大两岁,不客气的说,在多铎的心目中。他多尔衮的地位完全超过了皇太极。

    多尔衮伤心欲绝,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万最为精锐的满八旗骑兵,会被明军全部剿灭,为什么骁勇的多铎没有能够撤离,尽管说明军骁勇,但也不至于到那么厉害的程度,若是两军面对面厮杀,绝不会出现如此的情况。

    多尔衮内心对皇太极的怨气无限增强。甚至对代善和济尔哈朗也有了不好的看法。

    大清国的情况,多尔衮是清楚的,他不可能去挑战皇太极的权威,也不可能公开的与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交恶,不过他有着自身的办法,发泄内心的怨气。

    多尔衮对于丰镇之战,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在得知了战况之后,多尔衮强压内心的悲痛。开始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对丰镇以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地形有了清晰的判断。作为身经百战的满人,多尔衮认为多铎的失败,有着太多无法解释的地方。

    时间到了三月,多尔衮终于从某个特殊的途径,获取了整个战斗的过程。

    丰镇之战,是在极为恶劣的气候之下展开的。风雪加交的气候,绝不是适合征伐厮杀的气候,而且丰镇处于大漠之中,其地形条件本来就非常的恶劣,多铎率领的骑兵以及进入到丰镇。此刻明军突然进攻丰镇,而且是在大风大雪的情况之下,这听起来好像是神话。

    难道明军疯了,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下发动进攻,万一不能够成功,岂不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还有一点,明军为什么会突然进攻丰镇,凭什么在多铎刚刚进入丰镇之后,就知道八旗军要进入大同劫掠厮杀了。

    明军如此的行动,只有一点可以解释,那就是多铎的行踪早就暴露了,明军是掌握了真实的情况之后,提前在丰镇四周设伏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明军也要展开对丰镇的进攻。

    多尔衮很快想到了一个可怕的情况,那就是明军很早以前就知道八旗军将要劫掠大同的事情了,这应该是皇太极与诸位亲王商议之前,因为皇太极与济尔哈朗、以及他多尔衮商议之后,多铎立即率领大军出发,行军的速度很快,沿路根本没有耽误时间,明军若是这个时候获知情报,应该是来不及做出详尽准备的。

    应该是代善在辽东的商议失败的时候,情报就泄露出去了。

    多铎率领八旗军骑兵前往大同的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多尔衮所掌握的情况,只有皇太极和济尔哈朗知道此事,当然皇太极和济尔哈朗是不可能将情报泄露出去的。

    多尔衮尽管感觉到皇太极对他的戒备,因为多铎和阿济格的关系,他们三人以及组成了一个团体,力量逐渐的强大,但皇太极绝不会采用此等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兄弟,多尔衮了解皇太极,知道皇太极做事情有着自身的底线,皇太极所做的一切,有维护自身权势的尊严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为了大清国的未来。

    济尔哈朗更不可能泄露消息了,大清国几乎所有重大的决定,济尔哈朗都是知晓的,从未有过泄露情报的事情出现。

    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他最大的疑惑,就是明军为什么会如此精确的做好一切的准备。

    大政殿。

    皇太极脸色阴沉,丰镇之战的失败,再一次影响到了皇太极以及孱弱的身体。

    济尔哈朗脸上没有表情,显然是在沉思什么。

    多尔衮正在侃侃而谈,神色激愤,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了。

    多尔衮说完之后,皇太极陷入到沉思之中。

    济尔哈朗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觉得睿亲王分析很有道理,豫亲王的战败,有着太多的疑点,我八旗军与郑家军交手很多次,全军覆没的战绩基本没有出现过,就算是辽东之战,出战的绝大部分都是汉八旗军士,也有两万余人逃出来了,豫亲王率领的是最为精锐的满八旗的骑兵,且此番的行动如此的隐秘,豫亲王的行动异常的迅速,明军为什么能够在丰镇设伏,除非是他们事先就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多尔衮的分析和济尔哈朗的分析,皇太极听得非常仔细,可他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

    作为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看的很远,他已经从多尔衮的话语之中嗅出了绝大的危险和危机,是牵涉到大清国是否稳定的危机。其实多铎战败身亡的消息传到沈阳之后,皇太极早就思索过,他也曾经产生了和多尔衮一样的怀疑,可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之后,他认为是自身的计谋被大明皇上郑勋睿识破了,于是郑勋睿提前做好了安排。

    皇太极已经将那个从未谋面、年龄比他小了几乎一半的大明皇上郑勋睿视为了魔鬼。

    但这样的理由是无法说出来的,不仅仅是多尔衮等人不可能理解,所有的满人以及满人权贵也不可能理解。

    诸多的满人会产生于多尔衮一样的想法,他们会认为情报泄露出去了。

    如此满人权贵一定会要求追查到底,可真正知道这个情报的,就是在大政殿的这三人,不过这三人是不可能被怀疑的。

    皇太极经历过权力的斗争,他知道如此重大的问题,若是长时间查不出来,必将导致谣言满天飞,而谣言的走向很有可能会波及他身上,因为多尔衮、多铎以及阿济格三人组成的小团体,已经让他皇太极不舒服,一年多之前处理硕脱与阿达礼,就是警告多尔衮等人。

    这样的猜忌决不能够出现,若是出现了,那么大清国将处于分崩离析之中,恐怕不需要大明朝廷出兵,自己就开始大规模的内讧了。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皇太极轻易不会开口说话。

    尽管是大清国的皇帝,尽管身处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皇太极不是为所欲为的,他必须要顾及满人权贵的感受,就好比说大明皇帝必须要照顾到读书人和士大夫的想法一样。

    但是皇太极必须给一个明确的说法,或者是明确的意见。

    其实多尔衮开口说出来诸多怀疑的时候,皇太极就想到了一个人,除开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还有一个人知道此事,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细节,那就是范文程。

    皇太极曾经给范文程说过此事,他相信范文程不会泄露出去,更不会给其他人说,因为那一次他与范文程的交谈,重点并非是出兵劫掠关内的事情,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了,为了能够稳住大清国,为了能够让满人权贵的怨气有地方发泄,不至于伤及到他皇太极和皇权,那就只有牺牲范文程了。

    皇太极为自己的想法可悲,同时,他对多尔衮的看法也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若说以前他认为多尔衮是骁勇的,只是有些居功自傲,现在看多尔衮,就认为多尔衮很有可能是威胁到他皇位的最大对手,想想也是,多尔衮在大清国的威望如日中天,不亚于当年的代善,而且多尔衮有着众多的支持者,力量不是一般的强大。

    当然皇太极相信多尔衮不敢造反,可一旦他皇太极故去了,多尔衮会怎么做,这谁敢保证。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了,其成长的过程就是可怕的。

    睿智的皇太极也不能够例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