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我哥是诸葛亮最新章节!
孟芸芸失踪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将李行击倒在地。孟芸芸的父亲急忙将他扶住,坐在椅子上。李行清醒过来后,问明了情况。
孟芸芸是被人绑架了,同时被绑架的还有她的母亲,绑匪留下了话。不准报警。在焦急地等待了两天之后,孟芸芸回来了,她母亲却没有回来。孟芸芸哭泣着说了她的遭遇,说绑匪要她提供一些大唐的情报给他们。
孟芸芸请李行一定要救她母亲。看着爱妻梨花带雨的模样,李行一阵心痛。
李行看看绑匪要的并不是什么机密文件,只是一些高官能接触到的内参而已,这些文件,有时李行在家里也能看到。他回到家里找来了一些,交给了随同孟芸芸前来的绑匪。接着绑匪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李行提供他们单位的的内部文件。李行也照办了。
李行提供的这些文件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机密,但是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大唐的法律。
就这样,李行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
原来,孟芸芸就是司马懿派来的女间谍,她原来是一个县官的女儿,因为父亲犯罪,全家被发配,她13岁就成为了官妓。司马懿以为她全家脱罪的名义,使她加入了探报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被派往大唐执行任务。
孟芸芸这里的父母都是假的,他们是一个行动组的。 李行是他们长期观察选定的一个目标,孟芸芸的任务就是将他发展为谍报人员。孟芸芸良好出身养成的气质,加上后来在风尘中打滚磨练出的本领,对付李行那时轻而易举。
一开始,孟芸芸的任务是盗取李銑的机密文件,这就是她逗留于李府的原因,但是李銑的书房把守严密,她多次尝试,却无法接近。于是动了发展李行的念头,干脆嫁给了他,最终成功地将其发展为谍报人员。
专案组对他们紧盯不放,终于在一次李行盗取李銑的文件后,在他们交接时,将他们一举抓获,人赃并获。
李行和孟芸芸都被公开处以死刑。
因为李銑的身份,这个案件轰动一时。
诸葛均听取了李罗的汇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唐破获的间谍案,共计41起,抓获间谍258人,涉及几乎所有军政集团。可以说博格达揿是间谍最密集的城市了,这可以称之为间谍之城。
在发明火药之前,诸葛均就考虑到保密的问题,不仅在人员挑选上严格把关,在安保上采取了措施。关键是在炸药的生产流程上采取了措施,每一部分都有人专门负责,他们也只掌握这一部分的技术。如果不是将他们全部集中在一起,知道了部分机密也没有用。
炸药不同于普通的黑火药,它的生产流程极其复杂,掌握全部机密的只有诸葛均一人。因此所有间谍的努力全都是白费。大唐牢牢地掌握着炸药这一利器,也就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间谍和反间谍的战争仍在继续。
韩遂让出了酒泉郡后,大唐终于在关内站住了脚。
为了不与韩遂的西凉发生冲突,酒泉郡和敦煌郡就没有让马超驻守,而是派甘易担任了最高军政长官。
大唐现在已经拥有了7个郡,26个县,人口129万3500人。
在关内两郡的社会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唐新建了从望柳镇到玉门关的公路。河故城战役俘虏的西凉军,凡是家在酒泉郡和敦煌郡的,全部留下了。共有27800人,他们首先投入公路建设,然后从中挑选出11000名精壮加入唐军,补充到关外各个部队,其余人员有8000人编入了武警部队,剩下的安排进了工矿企业。
唐军进一步整编,取消了抛石机部队和喷火兵部队,增加了长弓兵的比例,增编了松木炮和飞雷炮部队。手榴弹装备了所有兵种。整编后的每个师达到了9200人,全军共3个军,10个师。总计10万6000人。
诸葛均安排好军政大事,将精力转向了开发新式武器上面。
后世的伟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诸葛均经过长期的工商业实践,对此深深认同。经过了战争实践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口号:“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为了提高大唐的整体科技水平,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扩大现有的工商和军政学校的招生规模,并新建了一所工业学院,一所商业学院和一所师范学院。
二,大幅提高科技人员和教职员工的工资水平。
三,设立了大唐的科技进步奖。
这几项措施,在大唐掀起了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潮。
诸葛均现在的生活规律向他在东吴时一样了,上午处理日常公务,下午和晚上都在编写后世的各种科技知识教材。要写的东西太多,他每天都要写到半夜才能睡觉。
孙尚香安排好孩子,就像在东吴时一样,默默依偎在他的旁边,帮助他沏茶倒水,打扇子。诸葛均劝她先去睡觉。她微笑着摇头,执意依偎在他的旁边,经常坐着就睡着了。这温馨的一幕深深感染着他们身边的侍女们,经过她们传为了大唐夫妻情深的一段佳话。
小乔与诸葛均接触的时间越长,诸葛均的影子在她的心中渐渐凝重,周瑜的影子也越来越淡漠了,这种感觉有时令她害怕:“难道自己真的爱上了这个男人了吗?”她努力想将他的身影从自己的心中赶走,却发现自己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小乔在心中不由自主的默默比较,发现无论是才能还是性情,诸葛均都更胜周郎一筹。她想起不久前在孙尚香房中,无意见到的诸葛均赤膊的样子,那一身强健的肌肉,不禁面红耳赤,浑身发热。她羞涩地捂住了自己的俏脸,不敢看镜子中的自己。
诸葛瑾来到焉耆后,一开始水土不服,渐渐地开始适应了。他在这里生活了快一年了,在军事学院的学习的军官们也毕业了,他也该回去了。
这一年的生活,给诸葛瑾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感到大唐的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与东吴相比较,他感到大唐发展的潜力要远远大于东吴。他开始考虑出路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他个人的前途在这里发展比在东吴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可是吴王对他有恩,他是个忠义之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想,还是征求一下弟弟的意见,于是他就来找诸葛均。
诸葛均听他说明来意,说到:“……”
!!